挺服貿=全民公敵?
開放市場vs封閉市場哪個好?


反對一件事情須要花多久時間?在網路世界中,一則訊息的從發佈到接收到反應,也許不用幾天的時間,甚至只需極短的時間內就可以達成。想像一下,你前次在臉書(Facebook)讀到一則訊息後按下「讚」或「分享」,需要花多少時間?我會這麼問的原因是這當中你真的解析過這則訊息嗎?想必不用我多言,我上一次按「讚」的速度大約是0.09秒,遠快於我知道某隻該死的蚊子叮上我之後,我認知到該痛下殺手的時間。

底下這個截圖是Google搜尋趨勢中針對「服貿」這個關鍵字趨勢圖(時間為一年),拜「太陽花學運」之賜,這兩個字還在2014年Google搜尋趨勢中快速竄紅關鍵字排行榜中名列第二,從3月9日開始到3月16日,只消一週的時間「服貿」這個關鍵搜尋趨勢就攻頂了。

同樣的,我們遺忘一件事情需要多久?我上次忘記帶鑰匙出門,遺忘的速度快到我想不起來,明明鑰匙在手上,怎麼就不見了?網路上,我們關切(嚴格來說不能用這個字眼)的資訊太多,我們遺忘的速度也很快,快到寫不進去我們的深層記憶區裡,只是在我們的短期記憶區裡暫存而已。 所以,「服貿」這個關鍵字早已經被我們遺忘了,甚至,我認為大家根本已經忘了這件事,認真來說,我們從知道這件事,到淡忘、遺忘這件事花了多少時間?三個月又一週,但淡忘這件事只需要一個半月。

但如果把時間軸往前調整,我們可以發現關鍵搜尋的全貌,從2013年6月25日,立法院朝野黨團協商決議起到現在,真正引起搜尋熱度的卻是「太陽花學運」而起,而真正的服貿議題在整個時間軸中,似乎只是一丁點的小漣波罷了。

 

開放市場vs封閉市場

大塊出版的郝明義先生在2013年6月20日於天下獨立評論發表了「我們剩不到24小時了」 之後,原本大家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不懂、不清楚甚至不關心的,突然之間輿論如排山倒海而來(相對於「太陽花事件」這樣的形容似乎有點過度誇飾),還驚動政黨高層。當年幾個朋友們邀請我加入郝先生的連署,然實際上,在郝先生還沒發文前,我早已經提醒出版社必須注意這個問題,但我們所關切的重點完全不一樣。

同時身為一個經濟人(Economicus),同時又身為作家、讀者和資深產業分析師,我的觀點只有一個「市場」(Market),市場是「開放的」有何不好?市場是「封閉的」有何好處呢?

以WTO的觀點來看,市場是必須開放的,但WTO的市場開放,是談判來的,市場可以開放,也可以不開放,或者是選擇性開放,還有開放的程度與時間問等題,這些都是政治問題,不能全說是經濟問題。

 

臺灣的出版業早已對外開放

事實上,臺灣的出版業早就對外開放了,承諾於加入WTO後開放十一個服務業別,其中一項就是出版業。依「臺灣、澎湖、金門及馬祖個別關稅領域服務業特定承諾表及最惠國待遇豁免表」的「特定行業承諾」中對出版業市場開放之限制是「除水平承諾所列者外,不予承諾。」對國民待遇之限制是「除水平承諾所列者外,不予承諾。且出版人及編輯人須在中華臺北有住所。」除此之外是「無限制」,而附帶於製造業之印刷業同樣也是無限制的。易言之,在臺灣加入WTO後,出版與印刷業基本上是必須開放的,但相對的,中國大陸並未開放出版業,而在WTO簽署國中,也不必然開放出版業。

疑問就來了,如果臺灣的印刷業與出版業早就開放,那麼郝先生的主張中,我們又為何單怕中國大陸的出版業和印刷業進入臺灣呢?難道我們歐美業者都不怕了,就單怕中國大陸?

因此,我會認為就市場開放議題中的持反對者的立場,或許有些人只是單純為政治提問題,而非去思考經濟與競爭問題,或者只是懼於競爭與開放罷了。

從對等問題來看,大陸對於出版與印刷業的確是有管制門檻的,當然所有外資的門檻都是一樣的。在印刷業的門檻中,所有中外合資的印刷業,都必須取得,這就是郝先生文中講的「書刊准印證」,且必須合資由大陸方主導,經營年限不超過三十年等限制,另合資經營出版業的資本門檻達500萬人民幣。當然,這些門檻都高於大陸業者。

總歸一件事,在臺灣加入WTO之後,臺灣的印刷與出版市場早已經開放了,而大陸的印刷及出版市場,也本來就不怎麼地開放,以簽署協定後,大陸也頂多對臺灣全部開放或者是部分開放而已,就現階段比較進入大陸市場,其實並沒有比較差,反而比較好,至少對所有中外合資方,大陸是對臺灣「傾斜」與「讓利」的。

 

歐美/中國,兩種標準?

很多涉臺議題,只要一不留神,臺灣市場對大陸開放就容易被解釋成「侵臺」、「不平等」,但前頭已經說過了,臺灣市場早已開放, 歐美這些洪水猛獸都見過了,難不成就只怕大陸?所以我會認為這只是「意底牢結」(Ideology)作祟罷了。萬一,大陸並沒有對臺灣全部開放,就會被解釋成不平等條約,那麼,回歸到WTO的簽署文件,對簽署國而言不就通通變成不平等條約嗎?

我的立場是市場開放是比較好的。如果我是讀者,我重視的內容,我是作者,我看的是市場,我是分析師,我看的是市場是否有良性競爭。但認真講一件事,我認為是一件事實,但卻被很多人刻意或者是無意間選擇性遺忘了。假定,臺灣的出版業最終還是要對大陸開放,那麼以大陸出版業的實力與規模,同時取得國外著作版權,又以正簡中文對兩岸發行,請問,目前以翻譯書為主的臺灣出版業,如何生存呢?臺灣的本土著作目前對大陸仍有吸引力,那是因為大陸甫開放,對很多知識觀點好像泡綿一樣猛吸水,臺灣成熟開放的作品,當然對大陸讀者有吸引力。如果臺灣的出版業仍向翻譯書傾斜,以大陸讀者的角度來看,既然大陸翻譯書出版的量與速度遠勝於臺灣,看簡體書就好了,臺灣的翻譯書對大陸是沒有任何吸引力的,而有吸引力的反而是臺灣的本土著作,然在臺灣市場的短利操作之下,本土著作反而逐漸消失。未來,臺灣的出版業版圖,只會愈來愈小,愈來愈封閉在臺灣,連臺灣海峽都跨不過去,更遑論要對亞洲或歐美輸出了。

 

金石堂2012年度報告:經濟學類作家「全員逃走」

臺灣的本土作家已經愈來愈稀少了(就網路部落客分析金石堂2012年的報告中,經濟學類是「全員逃走中」,實在淒慘),稀少的原因是出版市場太重視短利經營,而不願投資本土著作市場,加上讀者被教育成「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以為翻譯著作比本土著作佳(學術市場也是,有SSCI和SCI就是頂尖的,管他研究的是國外的雞毛蒜皮小事),以及後來出版社更短視經營在大陸簽了很多「廉價性的集體著作」來臺灣發行,造就了有書就發,就怕找不到書發行的狀況,難道大家不會有疑問,臺灣的作家躲到哪兒去了?

當供給市場與需求市場全面向翻譯書市場傾斜時,請問臺灣面對出版市場開放後,又如何文化輸出呢?這應該才是個必須被嚴重關切的問題,甚至是個國安問題,當未來我們只能消費外來文化,卻連本土文化都無法扶植與輸出時,難道這不是國家危機嗎?

Frederic Bastiat在他的”That Which Is Seen and That Which Is Not Seen and The Law”這本書中提到,很多經濟問題分為「看得見的」與「看不見的」,兩岸簽署要「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當然也有很多看得見的,但這是政治問題(然這只是大家「選擇性看得見的」),反而那些我們應該看見卻看不見的問題,我們卻忽略了。

臺灣再不積極推動本土著作市場,未來我們的文化輸出,即會變成「看不見的」,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對出版業而言,根本「不是問題的問題」,而是「不願面對問題的問題」,簽署前片面的結集與呼籲,我都認為失去了正視問題的機會,當然,也從未被正視過。

更令我驚訝的,是經濟學家也反經濟,也反開放。

在邏輯上,經濟學家主張兩個基本邏輯,一個是「分割謬誤」,另一個是「合成謬誤」,前者說的是對總體有利的,不見得對個體有利,後者說的是對個體有利的,對總體不見得有利;另外有個主張是「看得見的」與「看不見的」,這是法國經濟學家Frederic Bastiat提出的。

舉國際貿易來說,臺幣貶值當然對出口商短期有利,那是因為短期上他們享有匯兌利得,但這個利得是在「業外收入」項,和本業競爭力無關,這是看得見的。還有一項看得見,臺幣貶值後,進口物資一定變貴,在其他條件不變之下,實質薪資就會降低,購買力當然變差,而這些出口商也可能要購進大量的進口原料,這樣一比較,貶值好不好?難說,這是看得見的。

什麼看不見呢?假設臺幣貶值了,臺灣的手機廠輸出有利,競爭力有可能提高一些(賣便宜一點),但大家的購買力就變差了,可能就少買他們的產品,這是看不見的。延伸來說,貶值可能短期對GDP有利,但長期來看,消費者與投資者會自行調整,對GDP不見得有利,所以單純只看一個面象,那是不智。所以,臺幣單純的貶值,對某些人有利,就不能說對臺灣有利,這犯了合成謬誤,而看得見的「有利」,也不盡然比看不見的「不利」來的多。

 

支持者看反對者觀點

臺灣大學經濟系主任鄭秀玲教授反對簽署協議,理由看似成立,但實際並沒有實際數字來支持其論點,直觀來說以演繹法加懶人包的方式來傳達特定立場的評論,我認為有點危言聳聽,然很多人不知道演繹法的問題在於假定的前提,有「假言推理」的問題。假言推理是以假言判斷為前提的推理,我只要虛設一個A為大前提,然後說B為小前提並支持A,而B會產生C的後果,所以A會產生C的後果。

鄭秀玲教授認為簽署協議後引入的資金、技術與人員移動,將嚴重影響臺灣經濟發展及近五百萬勞工的生計,對臺灣經濟不但沒有正面影響,反而將有極大傷害。這是一個「假言推理」,但應該被拒絕還是接受呢?在主觀論證之下,當然是被接受的,但這虛無的事實幾乎是被「想像」出來的。她認為協議簽訂後,有競爭力的廠商可以移動到大陸,利得不會移回臺灣(早就如此了),受害的是留在本地的弱勢產業,弱勢產業將大量倒閉,造成大量失業,而失業增加將使家庭減少開銷,讓更多產業倒閉、百業蕭條,所以,這個推理的結果就會變成服貿協議對臺灣是不利的。

短期來說,依據比較利益原則,貿易也許會讓某些不具競爭力的廠商受損,但從受損到倒閉,可不就是直接畫上等號這麼容易,這忽略了市場具有競爭性與彈性的特性。簡單來說,貿易開放確實會讓一些不具競爭力的業者離開市場,但也會對其他業者產生競爭力,導致產品與服務的改善,也許還會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這不但對消費者有利,也對廠商有利。再者,因競爭後,產品與服務的價格降低,消費者還可以消費其他商品,間接也促進其它市場的消費需求。鄭秀玲教授論定臺灣的較弱勢的中小企業一定會倒閉,引發失業潮,這種論點,我認為過度的偏激,失去理性的論述。

 

政治問題?市場問題?

再來,市場開放之後,會引入中國的黑心商品與黑心手段,對臺灣市場形成衝擊,對消費者不利。大家還記得2014年臺灣多起食安問題嗎?臺灣業者的黑心商品與黑心手段恐怕還能夠和大陸業者一同競爭高下。所以說「黑心商品」這個問題其實和協議本身無關,市場上本來就具有資訊不對稱,廠商當然可以利用這個漏洞來謀取短期的不當利得,這短期是多短不敢講,但進入一個市場萬一東窗事發,可能辛苦建立的市場就會毀於一旦,想回頭都不容易。於是乎,進入的廠商是否黑心,其實和任何協議都無關,也不是政治問題,那本來就是市場問題罷了!

退一萬步想,臺灣早在加入WTO之後,大部分的市場就已經開放了,但如果有心去看臺灣的FDI(外國直接投資)數據,這數據是持續增加的,即使是簽ECFA也一樣,市場開放之後,資金本來就會進入臺灣,這是合理的,但臺灣的失業率卻也沒同樣提高,即使失業率提高,也不然全是市場開放的結果。因此,市場開放後失業率會增加,這個假言推理是會被拒絕的。

但各位還是會懷疑一件事,市場開放之後,為何臺灣的實質收入並沒有增加啊?沒錯,但質實收入沒增加的原因一則來自產業結構並沒有調整,一則來自於薪資成長的幅度遠低於物價成長率,然這是不是市場開放之後的結果呢?臺灣的實質家戶可分配所得落後二十年,這個時間長度也長過臺灣加入WTO的時間,因此,實質所得降低是否是因為市場開放的原因,並不具直接的因果關係,更可能是產業長時間未調整結構,更或者是產業長時間並未提高競爭力的結果,這有些是政策問題,有些是廠商自身的問題。

總的來說,我們都知道要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但卻往往希望躲在一個政策保護的市場下,我相信難得會有經濟學家會認同保護與封閉的市場論點,但既然學術上不認同,又為何立場上又要支持呢?這是令人百思不解之處啊!

 

  • 【關於Mr.Economics】以「Mr.Economics(怡克納米斯)」為稱號長期在網上發表經濟相關文章,目前為兩岸財經專欄作家、自由作家兼大學教員,著有《拜拜經濟學》、《巷子口經濟學》、《搞笑經濟學》、《上班族經濟學》等出版。臉書粉絲團:Mr.Economics